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呼和浩特市武川县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9日在武川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武川县人民政府县长  靳春亮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持续下行的严峻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①发展思路和首府“两个一流、三个建设、两个率先”②发展战略,按照县委十三届十次全委会、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中有进。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83亿元,同比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达到20.5亿元,同比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56.2亿元,同比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45亿元,同比下降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0115元和5989元,同比分别增长5.12%和11.2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1亿元,同比增长6.7%。

  ——经济转型成效明显,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以五大特色产业为引领,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有了实质性转变,为现代农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以食用菌为主的设施农业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以耗赖山乡为中心,哈乐镇德胜营和上秃亥乡蒙独脑包、三间房为重要节点的食用菌区域化生产格局。全县新建厚墙体温室和日光温室1517棚,总量达2048棚,投放菌棒110万棒,年产鲜菇1100吨,成功注册“塞上蒙菇”和“阴山蒙菇”商标,市场销售看好,经济效益较为可观;新建的两条菌棒生产线竣工投产,年产菌棒能力达到1000万棒,食用菌产品QS认证③加工车间具备生产能力,为进一步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提高产业化程度奠定了基础。以蒙草抗旱、锡盟草都、百瑞草业、蒙川草业为龙头,规模流转土地20万亩种植优质牧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特别是在二份子乡集中流转土地3.5万亩,优质牧草种植获得成功,为西部风蚀沙化区恢复植被、发展生态畜牧业探索出一条希望之路。马铃薯种植面积63.7万亩,产量达到13亿斤,同比增加19.2%;新建20吨以上的马铃薯储窖1162座,全县马铃薯仓储能力达到7亿斤;马铃薯氨基酸提取项目以及薯峰马铃薯仓储物流项目的建设,为马铃薯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增添了新的活力。肉羊(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成效显著,奶联社3000头奶牛牧场、康子郎2000头肉牛养殖场和草原伊佳万头只肉牛(羊)养殖项目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茂盛源奶牛牧场完成改造升级,并通过伊利公司标准化牧场认证。补贴发放山林虫草鸡雏鸡25.8万羽,新增养殖大户57家、示范村140个,饲养总量稳定在80万羽。食用菌大县、草业大县、马铃薯大县、养羊大县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发放农机具补贴、良种直补等各类补贴4075万元,同比增加36.7%。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新增296家、达到1158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更加健全,新增规模流转土地23.4万亩,累计流转土地65.43万亩,占到耕地总面积的30%,集约化经营程度显著提高。农牧业新技术广泛应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④150万亩,机械化程度提高到83.7%,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提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⑤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气象监测预警、农业保险、农资供应、动物防疫、粮食流通、供销服务、农业综合开发、老促会、社促会等工作为农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农牧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200万亩,粮食总产量预计达21.5万吨。6月末,全县牲畜存栏达66.8万头(只)。

  以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为抓手,发展方式有了突破性转变,为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主动顺应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和市场经济规律,立足资源优势,科学调整产业扶持重点和发展布局,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9家耗能高、污染重的金属采冶企业陆续退出规模以上企业范畴;规上企业的行业结构比例金属采冶业由65%下降为35%,清洁能源由13%提高到29%,清洁能源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由38.3%上升到60.4%。

  坚持扶优扶强的发展理念,清洁能源发展效益凸显。投资67亿元的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历经10年建设,2台机组60万千瓦并网发电;环聚新能源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全面推进;国电三期建设进展顺利,华能新能源、大唐新能源、中国风电等项目正常运营,年内实现并网发电110万千瓦,“风光水三位一体”新格局初步形成,清洁能源大县建设稳步推进。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良好,新引进8家企业总投资3.63亿元,蒙健氨基酸口服液项目正式投产,牧源冰淇淋一期项目当年引进、当年开工、当年竣工,蒙歌来、牧郎奶制品及风干肉续建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发展理念,水泥建材业稳妥发展。冀东水泥巨金山矿区和皮带长廊建设有序推进,为企业正常生产、降低成本、应对市场风险提供了有效保障;武兰水泥建成试产。宏磊矿业一条饰面石材板材生产线建成投产。金属采冶业借助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大幅削减落后产能,积极推进了铁、黄金等优势资源向重点企业整合。

  坚持集约集聚的发展理念,园区平台作用不断彰显。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0.7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16.7亿元,分别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85%和82%;开发区扩区规划编制完成,污水处理厂及生活用水工程基本完工。金三角开发区发展势头良好,入驻企业达到30家,集聚效应日益明显,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均完成3亿元,为1200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石材园区积极推进矿权审批,为入驻企业提供资源保障;美鑫复合材料项目入驻园区,完成设备安装,即将投产运行。

  坚持绿色安全的发展理念,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成效明显。“环保整治年”工作稳步推进,处置水平切实提高。冀东水泥脱硝、武兰水泥环保在线监测和百川热力除尘、脱硫等减排措施不断升级;彤力金矿堆浸固废物彻底清理,切实保障了首府备用水源地环境安全。化学需氧量⑥等主要污染物完成减排目标。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严格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以多元化、特色化发展为目标,三产服务业有了明显转变,为县域经济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体现绿色自然、历史文化、农家民俗三大主题的特色旅游产业持续推进。哈达门高山牧场围绕打造“青城会客厅”的工作目标,完成接待中心前期单体规划和呼和浩特市区通往景区的道路改造设计。得胜沟红色旅游区投资2500万元完成游客服务综合大楼及景区周边环境整治。牌楼馆旅游区投资3000万元完成了阴山文化展示区、体健休闲区、多功能气膜馆等建设工程。五道沟等农家乐结合新农村建设实现了提档升级。全年共接待游客34.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700万元,分别增长10%和9.6%。

  体现区位特点的过境服务经济效益明显。全年过境游人数达560万人(次),日过境车量25000多辆(次),有效带动了服务业的增长,三产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3亿元,占GDP比例达28%。公路货运量累计完成1500万吨,全社会用电量5.1亿度。非公经济成长迅速。个体工商企业注册5249户,同比增长20%,注册资金2.02亿元,同比增长44%;私营企业注册1005户,同比增长24%,注册资金32亿元,同比增长37%。金融服务和支撑作用明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包商银行入驻我县。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1.25亿元,同比增长6.35%,其中,居民存款26.28亿元,同比增长5.47%,占存款总量的63.71%;贷款余额28.95亿元,同比增长14.15%。贷款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新增了富农贷、强农贷、助保金贷款等多种类型,满足了居民不同的贷款需求。

  ——城乡一体化不断推进,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修编完善《武川县可镇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完成了可镇精品园林住宅小区、可镇东河北河景观等重点项目规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建改造8条市政道路,5座垃圾转运站及水冲公厕全部完工。东河河道主体工程完成90%,完成东河桥梁、昆都仑河蓄水拦沙工程和滨河西路的规划设计、立项审批等前期工作。金三角热源厂、天然气城网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运营机制逐步健全,完成升级改造。旧城区改造有序推进,重点实施东河棚户区改造,完成了国开行贷款审批工作;制定出台可镇棚户区救灾救助安置办法,畅通了棚户区危房居民安置路径。逐步完善城乡一体化住房保障体系,续建的80套廉租住房主体工程即将完工。公安、法院、信用联社业务用房和精品园林住宅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实施可镇出入城口景观绿化与城区绿化提升工程,城区新增绿地10万平方米,绿化率达38.3%。全力做好土地保障工作,提升土地利用水平,通过实施工矿废弃地土地复垦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水工用地确权等项目⑦,挖潜建设用地指标7635亩。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加大城市综合执法管理力度。提升环卫工人劳动保障水平,为150名环卫工人办理意外伤害险。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加强,市政设施维护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新农村建设和“十个全覆盖”工程成效显著。德胜营等4个新农村续建工程全部完工,新建的耗赖山等6个新农村进入收尾阶段。完成了34个“十个全覆盖”⑧项目村的建设任务,新建房屋450户、改造置换317户,街巷硬化84公里,解决了7070人安全饮水问题,社保扩面300人,实施农网改造工程18个村,安装广播电视户户通1000套,标准化卫生室、文化室、便民超市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生态大县建设步伐全面加快。以大青山北坡绿化、通道绿化为重点,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8.5万亩、天保工程4.5万亩、试点补贴造林1万亩。完成S104沿线裸露山体喷播绿化试点工程3万平方米。新建机关单位义务植树基地500亩。全年新打各类机电井67眼,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1.6万亩。水土保持治理稳步推进,广庆龙小流域综合治理889公顷,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双玉城和旧营子病险水库完成除险加固。武川至葛根塔拉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工程进展顺利,G209呼武段上行线升级改造工程规划设计通过自治区评审,S311线升级改造工程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道路升级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快。

  ——民生保障不断健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扶贫攻坚深入推进。按照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贫困户建档立卡、五到村五到户⑨、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等重点工作。编制完成《武川县2014—2017年社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建档立卡6064户、13051人,实现网络化管理。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发放贷款8607万元、惠及农户1565户;小额信贷、社会扶贫、中央彩票公益金和老区“一村一品”项目顺利实施。全县实现4080人脱贫。

  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事业单位招考、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和创业带动就业等措施,新增城镇就业1803人,解决零就业家庭180户,安置退役士兵51名。全年共发放小额创业贷款1344万元,转移农村劳动力4522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7.6%、9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2890人。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城乡居民养老金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进一步提高。廉租房分配入住43套,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17万元。加大困难群体帮扶力度,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4550万元,救助救灾资金1404万元,困难家庭大学生救助516.5万元、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806万元,“暖心煤”工程⑩补贴2445.54万元、惠及40759户。清理不符合条件城乡低保对象849人、五保对象68人。新建与完善农村互助幸福院6个,新建改造住房508间。规范公交车运营管理,更新车辆40台,有效改善了居民出行条件。关心离退休干部生活,认真落实老干部待遇,提高了离休干部护理费标准,切实解决了一些老干部提出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科教文卫事业协调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深入开展优质高中创建工作,投资1000万元的武一中室内体育馆完成主体工程,装备多媒体教室56个,组织了优秀教师招考;集美幼儿园完成回购并装修改造,民族小学、第五小学塑胶操场与校舍改建基本完工,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特教学校完成升级改造、投入使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年多渠道招录教师65名。文体广电事业繁荣发展,围绕经贸洽谈、物资交流、美食娱乐、体育赛事等项目,彰显后山文化特色,成功举办第二届莜面文化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项目传习基地挂牌成立。长城遗址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可移动文物普查圆满完成,乡镇文化站建设不断加强。恢复了电台广播,电视台改造搬迁、改版升级即将完成。不断提高卫生计生服务水平,启动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组织了县医院医务人员招考工作,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即时结报,为城乡居民提供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加快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和机构调整,工商、质检食品安全监管完成职能划转,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作用进一步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双拥”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等人民团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编制、机关事务、宗教、档案、残联、红十字会、关工委、慈善总会、商会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统筹推进。全面推进“三联四调一确认”⑪信访工作机制,建立党政联合接访中心,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提高信访矛盾化解力度,信访维稳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受理信访案件420多起,处理370多起,接待群众3480多人(次);积极解决了“五·七工”⑫、民办教师、特岗教师、林业“三场一圃”⑬等信访问题,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58起,追讨欠薪1220万元。扎实推进“平安武川”建设,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51起,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发案率下降17.9%,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普法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工作有序推进,群众法制意识不断增强。

  ——政府职能明显转变,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聚焦“四风”问题⑭、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多渠道、多方式征求群众意见6332条。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四风”方面存在的19项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12个方面31项具体问题,通过上下联动、台账管理、专项整治抓整改,明确工作措施,设定工作时限,保证了整改任务的有效落实。《政府党组整改台账》中的41项内容已整改完成35项,完成85.4%;《政府班子成员个人突出问题整改台账》中的整改任务完成89%,其余问题正在整改。

  改革与作风建设见到实效。确定了政府机构改革方案,重点推进了公立医院改革、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等改革工作。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187项精减到51项,减幅72%。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搬迁改造基本完成,32个行政审批窗口进驻中心,全年受理审批服务事项35140件,办结率100%。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开通县长信箱,受理网民来信16件,全部办结;县长热线共受理解答群众反映问题1200多件。县政府及办公室下发的文件数量减少27个,精简13.9%。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9件、政协提案72件,答复率和办结率100%。全县清退办公用房22729平方米,处置公务用车90辆,公务接待支出下降30%。接受上级生态建设资金、农村“三资”⑮专项审计,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土地出让金、农村危旧房改造资金自审自查工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⑯,对违纪违法案件进行查处。

  各位代表,2014年县政府承诺的10件民生实事完成年初预期:新农村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基层卫生院、市政道路、水冲公厕及垃圾转运站已全部完成,武一中室内体育馆、集美幼儿园回购改造主体完工,中蒙医院业务用房开工建设,金三角热源厂完成前期工作,天然气城网工程与中燃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和所有关心支持武川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转型矛盾凸显。传统产业淘汰减产迅速,新兴产业仍处于培育起步阶段,转型发展的阵痛期、换挡期矛盾突出,经济运行稳定性不强。体现在财政税收上:一方面传统支柱性税源如水泥、房地产、金属采冶等行业受到严重影响,税收锐减;另一方面新兴税源如清洁能源、农畜产品加工等培植较慢,税收尚未体现,相互衔接存在断档,造成财政税收下滑。而且这种形势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观。加之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收支矛盾加大。二是脱贫致富任务艰巨,特别是西部一些自然条件较差、产业基础薄弱的区域,虽然实施了收缩转移的扶贫战略,但受群众传统观念、人口状况和财力支撑等因素的制约,推进困难较大,同时因灾因病返贫现象较多,脱贫致富进程不够稳定。三是受资源、区域、自然条件的制约,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的不多,经济总量不大,规模效益不明显。四是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配套还不完善,居民休闲健身和文体活动场所偏少,乡村两级更加缺乏。五是城市管理有待加强。重建轻管问题仍然存在,精细化管理不够,市政设施管理维护缺乏,居民文化素质、城市文明水平亟待提升。六是一些干部对于新常态的认识不够,法治意识和规矩意识不强,思想上、作风上不适应新常态,想问题、做工作习惯于老套路,特别在推进项目建设上还存在“先上车、后买票”思想;被动应付多,主动作为少,缺乏积极进取的工作激情。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和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和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临的任务繁重而艰巨。

  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提出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着力抓好四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着力促进经济增长。对于贫困地区来讲,促进经济增长是政府最迫切的课题、难题。要紧紧抓住经济转型升级这个突破口,向转型要效益,进一步明确我县在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首府一体化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以建设“六个大县”⑰为目标,坚持“服务式、保障式、错位式、补缺式”的城郊型经济发展之路,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促进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经济稳中有进。

  二是着力落实深化改革各项要求。随着中央深化改革顶层设计的不断出台和自治区、市深化改革安排部署,我们必须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增强新常态下的发展动力。

  三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牢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标这一使命,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要厉行节约,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民生领域。

  四是着力推进依法治县。切实增强依法行政意识,积极稳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主动适应法治政府新常态,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尽职尽责。

  2015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为全面完成这一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以扶贫富民为统领,全面提升三农工作水平

  全力实施“十个全覆盖”头号民生工程。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先易后难、梯次推进原则,重点围绕G209、S101、S104、S311和旧呼武公路等交通干道沿线,分类推进18个示范村、12个重点村、47个一般村“十个全覆盖”项目建设。实施危旧房改造3717户,新(改)建安全饮水工程25处,街巷硬化163公里,改造电力村村通和农网5处,安装户户通广播电视和通讯设备1266套,新(改)建标准化卫生室11个、文化室12个、便民连锁超市31个及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1个,农村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扩面146人。实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功能健全、保障到位、生活改善的目标,确保8月底前全部完工。

  深入推进扶贫攻坚。以“七个结合”⑱为抓手,坚持对象精准、项目精准、措施精准、效果精准的原则,扎实抓好精准扶贫。进一步落实“五到村五到户”工作措施,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 ,强化干部驻村帮扶和社会扶贫工作,确保完成53个贫困村建设任务。继续实施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和小额信贷项目。全年完成减贫4000人。

  稳步提升特色农牧业产业化水平。食用菌产业完成2014年设施蔬菜基地续建并全部投产,以耗赖山、上秃亥、哈乐为重点,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新建食用菌厚墙体温室1000棚,食用菌菌棒生产线和产品QS认证车间全部投入运营;统筹解决好菌棒生产和大棚建设,全面启动政府指导下的公司化运营模式,激发企业自主经营活力;紧紧抓住发展产业与扶贫富民两大功能,不断完善效益分配机制;积极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加快产品研发,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食用菌产业,鼓励农民发展食用菌庭院种植;着力建设食用菌产业人才队伍,有针对性地招聘或培训一批专业人才;建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塞上蒙菇”、“阴山蒙菇”品牌效应,进一步拓宽市场,全面推进食用菌大县建设步伐。优质牧草新增种植面积10万亩,提高种植水平;扶持企业建设牧草加工基地,实现牧草就地转化,为生态环境改善和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马铃薯产业继续稳定种植规模,推进种薯繁育工作,全力培养新型抗病毒品种,引导农民做好土壤有机质改良提升和传统轮作倒茬技术推广,提高马铃薯种植收益。继续支持和鼓励马铃薯规模化种植和深加工项目开发,积极推进薯峰马铃薯仓储物流项目投产运营。肉羊(牛)养殖坚持抓重点、育龙头、带农户、促发展的思路,争取项目资金增加小畜品种改良科技投入;推动草原伊佳、润和利民、丰美养殖三个万头(只)养殖场和奶联社3000头奶牛牧场投产达效。鼓励农民舍饲养殖,发展家庭农场。全县肉羊饲养量稳定在100万只左右。山林虫草鸡养殖以贫困户和禁牧大户为重点,抓好规模养殖场、养殖户和专业村建设,养殖总量稳定在80万羽,全面提升饲养水平和养殖效益。

  着力提高农牧业经营水平。按时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完善县级土地承包信息数据库,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农牧业集约、高效经营创造有利条件。加快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重点扶持发展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水平。做好农民培训工作,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种养殖专业化程度。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做好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和农业保险等支农惠农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持续推进结构转型,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发展动力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全面加快清洁能源大县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保障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3号、4号机组60万千瓦并网发电;完成环聚新能源10万千瓦光伏续建项目;加快推进华能六期、国电三期风电项目建设,协调推进中电投东方能源、华电新能源等风电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实现全年新增并网发电90万千瓦,总规模达到200万千瓦。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支持蒙歌来、牧郎奶制品和风干肉等项目续建工程,争取年内投产达效;开工建设牧源冰淇淋二期、薯峰二期工程,积极促成双牛乳业项目落地。坚持保重点、保运行的原则,抓好冀东水泥巨金山矿区及皮带长廊建设收尾工作,争取上半年投入运行;开工建设武兰水泥余热发电项目;加快金达建材复合保温材料和水泥预制项目建设,进一步延伸水泥建材产业链。

  夯实园区基础,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东马莲滩环境整治、村民搬迁和安置工作,切实保障村民合法权益和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实施好落后产能企业淘汰和有序退出工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科学做好金三角开发区规划环评、扩区规划及污水处理工作,完善园区路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深圳华江清洁汽车、第六粮库、北魏商贸物流等项目建设,努力打造以食品加工、商贸物流为主的非公经济园区。继续强化石材资源整合,推进矿权审批,理顺园区管理机制,保障宏磊石材正常运营和美鑫复合材料项目投产达效。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严格落实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做好建设项目审批等前期工作和验收服务。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强化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整治,从源头上杜绝事故发生。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扎实推进生态恢复治理和自治区级生态标准示范县(乡、村)创建工作;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拓宽执法领域,完善环境执法机制,强化污染治理,严厉打击“未批先建、久拖不验”行为,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排污和破坏生态行为,确保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

  (三)彰显文化旅游特色,促进第三产业繁荣发展

  全面加快旅游景区建设。重点抓好哈达门高山牧场“青城会客厅”项目建设,完成17公里呼和浩特市区通往景区的公路建设,积极推进投资1亿元的游客服务中心和木刻楞项目尽早开工,争取将哈达门高山牧场旅游区打造成为满足市民近郊旅游、接待区内外游客观光、举办政商会议等需求的特色旅游景区。加快得胜沟红色旅游景区、牌楼馆景区的续建工程,推动淖尔梁高山湿地草原招商引资工作。依托武川特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规范农家乐管理,实施提档升级,积极打造农牧交错带特色农家乐休闲观光体验游。加强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创新宣传营销管理,强化旅游市场监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增长12%、10%。努力打造“清凉、清新、可镇、可人”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围绕过境旅游,进一步加快餐饮、住宿、旅游商贸等服务业发展。积极引进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鼓励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小微企业融资贷款,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四)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

  按照“小而美、小而特、小而强”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完成《武川县可镇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武川县发展战略规划》修编及评审报批。全面完成东河河道治理工程,开工建设东河桥梁、昆都仑河蓄水拦沙工程,启动实施东河景观绿化;投资3400万元开工建设滨河西路,与影视东街、平安东街、学府东街、昌兴东街相互衔接,形成东部城区完整的环城路网。启动东河棚户区拆迁,完成棚户区改造390户,动迁面积6.6万平方米。积极推进新东街社区棚户区改造。全力实施城区供水供热管网改造、天燃气进小区和金三角热源厂等工程建设。完成公安、法院、信用联社业务用房和精品园林住宅小区建设。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2.3万平方米。以创建自治区级园林县城为重点,继续加大城区通道、节点、庭院绿化。分段实施可镇城区街景整治,积极探索特色商业街衢建设,全面整治可镇北出入城口周边环境,完成汽车站整体搬迁。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调整和城镇建设用地报批工作,挖潜建设用地指标,盘活存量,努力提高供地率,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城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提高道路施工、管护、保洁水平,着力解决垃圾死角等突出问题,真正做到无缝隙、全覆盖。

  (五)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全力抓好生态建设,启动新一轮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积极推进大青山北坡生态治理和S101、S104通道绿化工程,完成绿化造林10万亩;做好试点补贴抗旱造林和退耕还经济林项目;扎实抓好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机制,继续加大“两防一禁”⑲工作力度,强化补植补造及后期管护,开展“清理整治破坏和非法占用林地专项行动”,保护生态建设成果。努力做好水利工作,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节灌面积1.8万亩;组织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20平方公里、王凤沟小流域综合治理23平方公里、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5.55平方公里;开工建设湾兔河水库、双玉城水库渠系配套工程,争取大青山综合水源地建设项目并完成立项。继续做好武川至葛根塔拉一级公路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顺利竣工通车;扎实推进G209呼武段项目和S311线升级改造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后卜子110KV变电站项目,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优化城乡电网结构。

  (六)持续改善民生保障水平,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优化就业服务、加强就业培训,落实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取暖补贴等优惠政策,切实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努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统筹做好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等工作,不断扩大保障覆盖范围。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相关配套政策,稳步提高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强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一把手负责制,严格依法依规认定低保对象,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武一中室内体育馆、集美幼儿园、第五小学塑胶操场建设,9月份投入使用;开工建设武二中实训楼。深入推进武一中优质高中建设,重点做好对新进教师的培训培养,抓好师资队伍的素质能力提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贫困学生资助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圆满完成国家义务教育均衡达标验收。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及学科建设,围绕全县产业发展及促进就业的目标,提升武二中职业教育水平;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努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大财政扶持投入力度,健全完善医院管理机制,激发医务人员工作活力。稳步推进新农合制度实施,确保参合率达到96%以上。加强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开工建设耗赖山、大青山卫生院周转宿舍,加快实施中蒙医院和残疾人康复中心改建工程。进一步整合卫生、计生资源,切实提高卫生计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构建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监管责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不断提高食品药品监管能力,争取建设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设立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组建乡、村(社区)两级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加强基层监管力量。依法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案件,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市场专项整治,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宣教活动,开通政府微博、微信,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开辟专栏加强宣传,形成“爱我家乡、建设武川”的良好氛围。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抓好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送戏送电影下乡、进社区1100场。大力鼓励反映我县地方特色、民俗风情、歌颂改革发展成就的文学艺术创作,充分把握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积极争取公共文化体育建设项目。抓住自治区被列为全国首个足球改革省份的契机,争取全市中小学足球训练基地落户我县。积极鼓励和支持广场舞、秧歌、民间文艺演出等群众文体活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继续办好第三届莜面文化节。做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

  扎实推进社会治理。不断强化党政联合接访中心作用,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包案制,积极稳妥解决好群众来信来访问题。及时办理县长信箱、县长热线等渠道反映的群众诉求。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网络监管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和巩固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舆情分析研判,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完善社区建设,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加强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等工作,完成“六五”普法验收。重视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加强民族宗教、人防、档案等工作。抓好国防征兵与双拥模范县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关工委、老促会、社促会、商会、慈善总会等组织的积极作用。

  (七)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增强财政支撑保障能力

  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严格执行新《预算法》,将政府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加强预算审核,严格预算调整,积极推进预算、决算公开,防止超预算支出。认真执行财税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取消非税返还政策,进一步清理规范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逐步实现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全额发放;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逐年化解政府债务。加强财源建设,努力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稳定税源。合理安排财政支出,在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保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在预算的基础上减少30%,把更多财力用于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今年,县财政安排民生和社会事业资金 3.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 65% ,重点围绕就业、教育、卫生、安居、养老、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实施一批民生项目,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八)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高政府履职能力

  今年的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依法治县,牢固树立“法无授权即禁止”的理念,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结构由中低端转向中高端,增长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新常态既有新考验、新挑战,也蕴含新发展、新机遇。要紧密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研究,超前认识,科学谋划当前工作及“十三五”规划,使政府制定的规划、做出的决策符合新常态、新形势的要求。一是争取项目、资金要适应新常态,始终关注国家、自治区、呼市的政策导向,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对接,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项目、资金争取工作。二是招商引资要适应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的方向和产业转移的趋势,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清理优惠政策的规定,通过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区位优势和人力资源等优势择优招商。三是推进项目要适应新常态,彻底转变过去边批边建、先建后批的工作方法,提前谋划、做好项目建设的前置工作,完善相关审批、立项、土地、环保等手续,依法依规、科学合理推进项目建设。

  持续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任务的落实,突出整治“四风”问题,认认真真把2014年未完成的整改工作推进下去,确保作风建设有成效、不反弹。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改革任务,严格按照县委制定的改革思路、方法步骤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确保各项改革稳步推进。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和“约法三章”⑳。继续精简会议和文件,严格控制各类评比和庆典活动。加强审计监督,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进一步强化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资金使用、项目招投标等领域的监管,规范权力运行;严格实行“一案双查”,强化责任追究,对领导不力、疏于监督管理,致使发生重大违纪问题和腐败案件的,严肃追究责任。积极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划定政府的职责边界,公开政府及部门审批权限、工作职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坚持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制度,认真办理建议和提案。建立重大信息公开制度,充分发挥政府新闻发言人的作用,对群众关心关注的重大事项、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和突发事件等方面主动发声,积极引导正确舆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执法资源,强化执法责任,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法治观念,带头遵纪守法,严格依法行政,认真执行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做到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坚决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让政府行为始终在法律框架内运行。

  同时,我也代表政府承诺,将实施77个“十个全覆盖”村建设、棚户区改造、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互助幸福院建设、贫困大学生救助、集美幼儿园投入使用、创业就业、平安武川、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居民气化工程等10项工作作为政府在2015年致力解决的民生实事。

  各位代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已经确定。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和衷共济,攻坚克难,开拓奋进,为建设“美丽武川、文明武川、幸福武川、法治武川”而努力奋斗!

  注释

  ①“8337”发展思路:即“八个建成”、“三个着力”、“三个更加注重”、“七个重点工作”。“八个建成”:一是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二是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三是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四是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五是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六是建成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七是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八是建成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三个着力”:一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二是着力壮大县域经济,三是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三个更加注重”:一是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二是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三是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七项重点工作”:一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三是做好三农三牧工作,四是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五是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六是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科技进步,七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②“两个一流、三个建设、两个率先”:努力打造一流首府城市、建设一流首府经济;加快推进建设“活力首府、美丽首府、和谐首府”;在全区率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QS认证:QS是“企业食品生产许可”拼音缩写,QS认证为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按照有关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申请市场准入制度的生产许可证。通过审核,企业在原材料、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检验设备等方面满足食品质量安全标准要求,产品方可加贴QS标志进入市场。

  ④测土配方施肥: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按照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科学提出肥料施用时间、数量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生长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用量,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目的。

  ⑤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依据《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由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对家庭农户承包土地的地块、面积、空间位置等信息及其变动情况进行记录登记,由政府确权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以进一步明确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各项权益。

  ⑥化学需氧量: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是一个重要的有机物污染参数。

  ⑦工矿废弃土地复垦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水工用地确权:工矿废弃土地复垦利用,是将历史遗留的工矿废弃地以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废弃地加以复垦,在治理改善矿山环境基础上,与新增建设用地相挂钩,盘活和合理调整建设用地,确保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措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水工用地确权,是国家依法保护水利工程的重要措施,是贯彻国家土地管理法规的一项重要工作。确权登记范围为河道、水库等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包括水利工程用地、护渠地、护堤地)和其他符合确权登记条件的水利工程设施用地。新增可利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用于移民安置和河道管理以及河道整治后,所余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开发利用。

  ⑧“十个全覆盖”:即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具体为农村危旧房改造、安全饮水、街巷硬化、村村通电及农村电网改造、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校舍建设与安全改造、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文化活动室建设、便民连锁超市建设、农村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工程。

  ⑨五到村五到户:规划到村到户、项目到村到户、干部到村到户、领导到村到户、科技服务到村到户的扶贫工作。

  ⑩“暖心煤”工程:自治区实施的一项惠民工作,从2013年到2017年,每年为低收入常住在籍农牧户每户免费发放1吨冬季取暖煤或600元供煤补贴。

  ⑪“三联四调一确认”:三联即自然村、行政村、乡三级联动;四调即乡维稳办、基层法庭、司法所和派出所四方联合调解,根据实际情况可多方联合调解;一确认即司法确认。

  ⑫“五·七工”: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在建筑、建材、交通、运输、轻工、农、林、水等19个行业的国有企业中从事生产自救或企业辅助性岗位工作的,具有城镇常住户口、未参加过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人员。

  ⑬“三场一圃”:五道沟林场、井尔沟林场、五家村林场和苗圃。

  ⑭“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⑮农村“三资”: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

  ⑯“一岗双责”:国家各级政府机关党员干部在履行本职岗位应有的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对所在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

  ⑰“六个大县”:食用菌大县、草业大县、马铃薯大县、养羊大县、生态大县、清洁能源大县。

  ⑱“七个结合”:精准扶贫与社会保障相结合,与农村养老相结合,与生态移民相结合,与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相结合,与贫困学生助学就业相结合,与“十个全覆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劳务输出相结合。

  ⑲“两防一禁”: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和禁牧工作。

  ⑳“约法三章”:国务院提出在本届政府任期内,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